原因在於,文明本身就是對攻擊的壓抑的一個結果,而人類思想與道德越「文明」,就代表攻擊越被壓抑。
德文有一句話是說:Humor ist, wenn man trotzdem lacht. 英文可以翻譯成:Humor is when you laugh anyway. 中文意思是:「幽默是,當你還是選擇笑的時候。然而德語的語言結構非常不同,比方德文的名詞有三種不同的性別和四種不同的格位,動詞也會依主詞而有不同的形式。
不可否認的是,即使幽默感也會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,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很需要幽默感。他的意思是,如果之後點餐也要等這麼久的話,不如現在就先點好明天的咖啡吧。那時我更加意識到,「文化差異」也是存在於幽默感上。而德國人則被票選為「最不有趣」或說最不擅長逗他人笑的族群,其次為土耳其人、俄羅斯人及英國人。他也不以為意,非常客氣有禮並微笑說:「那我需要現在先點好明天的咖啡嗎?」 在這個情境當中,他展現了幽默。
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德文語言學教授尼可拉・麥克利蘭 (Nicola McLelland)認為,不同語言的構建方式會影響不同文化傳遞和理解笑話的方式。他來到櫃檯詢問時,我正好也在附近。這種「士氣論」看起來很直觀,但這個問卷實驗法的研究結果,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光一個「多少人願意打仗」的數字本身是沒有用的,更重要的是大家相信什麼,因為相信本身就會改變意願。
第三,這種論述基本上也是反戰的,而反對戰爭本身方向是正確的。可以想像的是,隨著時間推進、隨著俄羅斯民眾對於戰爭實況有更清楚的掌握、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制裁後,普亭面對的民意壓力勢將越來越大。但反過來說,只要如同烏克蘭總統與義士們的一呼百諾,民眾的信任與參戰意願也會有滾雪球效應這種「士氣論」看起來很直觀,但這個問卷實驗法的研究結果,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光一個「多少人願意打仗」的數字本身是沒有用的,更重要的是大家相信什麼,因為相信本身就會改變意願。
但反過來說,只要如同烏克蘭總統與義士們的一呼百諾,民眾的信任與參戰意願也會有滾雪球效應。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,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。
而檯面上擁有的「選項」也可能隨著時間出現、甚至輕易就出現從來都沒有的選項。當作了問卷,知道哪些人起碼願意上戰場、知道哪些美國政要願意協助出兵,那剩下的就是繼續去打動不願上戰場的台灣人、不願協助台灣的政治人物。然而,假如我們仔細觀察DCard、PTT、Instagram、Tiktok上台灣年輕人的論述,我們可以發現虛無主義正在結合民粹主義揉合出第三種論述:「戰爭全部都是政客的錯,沒有政客就沒事了」。但這一次在烏克蘭的奮力抵抗之下,全世界都看到了對抗俄羅斯成為可能、被其勇氣與毅力喚醒,各國紛紛加入援助,齊心對抗侵略者。
在開戰之初,我們可以看到站隊兩派的論述在互尬,一邊是蔡政府領軍的力挺烏克蘭、反對侵略者,而另一邊則是紅統所領軍的反對北約擴張、都是西方挑釁的錯、小國不要對抗大國。隨著烏克蘭奮勇抵抗、俄羅斯出征不利、且各國紛紛轉向之後,力挺烏克蘭的論述逐漸佔上風,連國民黨也在一週之後開始力挺烏克蘭。第二,在這份民調中,所問的問題是「是否支持俄羅斯特種部隊在烏克蘭的行動」,因此大多俄羅斯民眾可能認為只是在烏東的小規模行為,而非現在的全面開戰。這種論述,把俄羅斯與烏克蘭各打五十大版,也同時把雙方的支持者各打五十大版,認為「都是政治人物強迫一般民眾去當兵,烏克蘭百姓要拿槍很可憐、俄國年輕人被派到前線當沙包也很可憐,假如不是那些背後的政治人物,一切戰爭都不會發生、大家都不需要打仗。
第三,這種論述基本上也是反戰的,而反對戰爭本身方向是正確的。假如大家的方向都是要協助台灣強大、協助台美合作,那無論現階段數字高低,該做的方向都是一致的,不是嗎? 事實上,美國國會也跟筆者有相同的看法,因此在2021年美國國會的中美關係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,特別引用了筆者對於台灣民眾戰爭意願的研究。
第二,這種論述讓個人擺脫了任何公民責任,反正國家就是要提供穩定的生活,不管這提供與維護的成本為何、不管自己需要付出多少、政府沒做到就是該死。這種論述有三處吸引人的地方。
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時,全世界都是選擇擺爛、看著俄羅斯併吞與擴張。支持開戰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俄羅斯人,年輕人對於開戰的支持度在問卷中低於五成 | 俄羅斯官方民調分析 小心虛無主義 那對於台灣來說呢?我覺得需要特別注意目前逐漸浮起的第三條論述:虛無主義。第一,因為這是官方民調,所以支持政府的民意一定比較高,而這份民調裡「只有」六成支持。在椰林繞了一圈後,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,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,成了政治科學家) 這兩週的俄國入侵烏克蘭之戰,讓我們看到了民眾對於國防、外交民意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。這也是我們看到了親中媒體想盡辦法渲染、壓低民眾認知到的其他人的參戰意願,因為只要越渲染、越多人相信、士氣越低、沒人想打仗就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。那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做這些研究?因為這是開始建構的底線啊。
同樣地,直接要喊出一個「有多少台灣人會打仗」、「美國有多高比例會協防」的數字,數字本身也意義不大。假如你單純發一個問卷、在烏俄開戰前問各國民眾、問各國政要的態度、問他們會做甚麼,問卷結果對於現在的實際發展大概毫無預測力。
政治人物要打自己打、不要影響一般民眾」。在這個研究中,我提到的就是台灣民眾願意打仗的態度,除了受到美國保證的影響之外,也受到集體行為(collective action)的影響。
第一,就是不用選邊站,也因此不必花時間思考任何道德問題,因為任何一邊都有政治人物,政治人物全都是錯的,反正雙邊都罵,自己更顯得清高。可以想像的是,隨著時間推進、隨著俄羅斯民眾對於戰爭實況有更清楚的掌握、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制裁後,普亭面對的民意壓力勢將越來越大。
文:王宏恩(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,在外交事務上,許多事情是透過建構主義(Constructivism)來決定,也就是每個決策者的偏好與最後的選擇,都是與其他人不斷互動而成的。假如民眾知道鄰居會落跑,那自己落跑的比例也會顯著上升。第三,根據分析,在這份民調中,支持開戰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俄羅斯人,年輕人對於開戰的支持度在問卷中就已經低於五成(如下圖)。
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附帶一提的是,就算是揮兵出戰的普亭,也同樣關注著俄羅斯的民意。然而,這個民調裡面有一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
香港近期的搶購潮不僅令超市貨架空缺、價格上漲,更令市民難以購得生活所需。李輝指衞防中心的數字或低估實際情況。
但仍必須為院友接種疫苗,「一定要相信科學,一定要接種」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另外,港府今亦公布已接種2劑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,相隔3個月即可接種第3劑。懲教署昨日指約千在囚人士確診,宣布全面暫停探訪,包括公務及家屬探訪,至本月20日。兩公司同表示,由於疫情嚴峻,有前線、後勤及物流人員染疫,服務人手極度緊張,但會盡力維持服務及價格水平。警方表示,屆時執法部門會嚴厲執法,在不作出警告下對違例者發定額罰款通知書。
署方表示,希望避免人流聚集,減低社交接觸和社區傳播風險。而在有爆發的院舍中,有53%、即302間有10宗確診以上,至少680宗院友死亡個案。
此外,警方宣布,灣仔區議會主席及灣仔民政處已與「打小人」行業主要經營者達成「驚蟄」期間不營業的共識,以防大量市民聚集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她形容安老院舍情況如「一支球隊餘下三人」,只能勉強維持服務,甚至難以隔日為院友洗澡。2)百佳屈臣氏限購食品日用品 自港府宣布全民強檢及不排除禁足後,香港出現恐慌性搶購。